公告

低氘健康網

癌症,慢性疲勞和衰老正侵襲着我們的健康。

本版以健康促進為目標,讓讀者了解「低氘」對新陳代謝相關疾病和運動表現之間的關係。

另外,我們統計收集「低氘」相關的研究數據提供讀者參考。

本版之醫學研究論述轉載自歐洲Gabor Somlyai博士及美國UCLA Boros醫師的一系列相關研究,內容包含: 腫瘤疾病, 糖尿病, 前列腺腫瘤, 乳房腫瘤, 肺腺瘤, 胰腺癌, 動物醫學, 運動醫學及預防醫學之範疇. 歡迎加入探討。

Email: ddwhealth@gmail.com

匈牙利國立癌症研究所研究發現:癌細胞分裂的各個階段都需要氘,此時如果氘不足的話就會使癌細胞代謝失調,不僅不能進行正常分裂,而且還可能導致癌細胞萎縮;而人體正常健康細胞則能很快適應低氘環境。

 

文章標籤

低氘健康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脂肪肝主要與相關酒精和代謝綜合症(糖尿病、高血壓和血脂障礙有關。但也可能是下列一種或多種原因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由除酒精外的其他原因讓肝臟中脂肪堆積過多而造成,並具有胰島素抵抗的特性[5][6]。代謝症候群(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壓)、高果糖飲食和高齡會增加罹患肝細胞癌的風險[7],其中體重過重是造成該疾病的最大危險因子[8]。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主要有兩種類型:單純脂肪肝(NAFL)和脂肪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通常不會發展為肝損傷或脂肪肝炎,但它可能導致肝硬化、肝癌、肝衰竭或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只要透過適當的飲食、體重控制以及養成運動的習慣,一段時間後脂肪肝通常會自行消失。 

 

文章標籤

低氘健康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余天、李亞萍的二女兒余苑綺8年前確診直腸癌,歷經70多次化療和切除肺臟、肝臟,上個月仍不敵病魔離世。事實上近年已有不少名人都是因為大腸癌逝世,包括藝人豬哥亮、賀一航知名導演楊德昌、李國修、法醫楊日松、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夫人陳萬水、 好萊塢黑豹影星查德維克博斯曼等。大部份的大腸直腸癌起因為生活習慣及老化,少部分則因為遺傳疾病。風險因子包括飲食、肥胖抽菸運動量不足。增加罹癌風險的飲食包含紅肉加工肉品、以及酒精。其他風險因子包含發炎性腸道疾病(分為克隆氏症潰瘍性大腸炎)。某些可能造成大腸直腸癌的遺傳疾病為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遺傳性非瘜肉症結直腸癌,然而這些遺傳性疾病占大腸直腸癌所有病例中的比例不到5%。大腸直腸癌通常源自良性腫瘤,然而隨時間進展變成惡性腫瘤

文章標籤

低氘健康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級偶像》冠軍歌手朱俐靜因乳癌病逝,享年40歲,醫師發現國內乳癌患者逐漸年輕化,乳癌在我國女性癌首位預防勝於治療,刻不容緩。乳房自檢和醫師觸診都是日常乳房保養的重要一環,若發現異常時,則需要進一步的影像檢查。目前為止,乳房攝影術仍是篩檢早期乳癌的主要檢查方式,也是其他乳房影像檢查之間比較的標竿。當前電腦斷層掃瞄用於乳癌篩檢效果不佳,而醫學超音波檢查乳管攝影術磁振造影和乳房攝影術相比,都只能算是輔助。

醫學超音波檢查:通常用於被乳房攝影術檢出,或摸得到、卻照不出來的腫瘤做更進一步的評估。乳管攝影術:若乳頭出血,或乳房攝影術無法確定時,可發揮輔助診斷的作用。乳房攝影術磁振造影:能對可疑病灶進一步檢查,或用於手術前探測有無其他病灶。

文章標籤

低氘健康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事實上,超過一半的成年人至少有一種潛在的慢性疾病,如氣喘、糖尿病、心髒病或肺部相關慢性病等。對於這些人來說,Omicron浪潮來襲時並不顯得溫和。Omicron確實大大降低了的嚴重發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那些接種疫苗和加強針的人。儘管如此,Omicron的高傳染性還是導致了創紀錄的病例數以及高住院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主任羅謝爾·瓦倫斯基博士警告,這種激增仍在造成沉重的負擔。大多數症狀較溫和並不能和輕症畫上等號。他說:“重點是,極易傳染的Omicron可是每天能製造近2200人死亡的變種病毒。”

文章標籤

低氘健康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有接觸到 COVID-19 確診個案,應該注意甚麼?

  1. ​​​​​如果您與確診個案於症狀發生前 2 天至隔離前有密切接觸(如共同用餐、共同居住或曾有面對面 15 分鐘以上的接觸),請先留在家中自我隔離,等候衛生單位通知, 除非有需立即就醫需求,請不要離開住所。
  2. 在家中請單獨一人一室,盡量和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不要離開房間。
  3. 在家中請避免與其他同住者接觸,特別是長者、幼兒或免疫力低下的同住家人。
  4. 請務必佩戴口罩和注意手部衛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
  5. 觀察自己是否出現 COVID-19 的相關症狀,如: 發燒、流鼻水、咳嗽、喉嚨痛、倦怠、肌肉痠痛、頭痛、腹瀉、嗅覺或味覺異常、呼吸急促等。
  6. 在家自我隔離期間如出現疑似症狀,可自行使用家用快篩試劑進行快篩,如快篩結果為陽性,請立即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 1922,依指示配合處置及依防疫人員指示處理已使用過之採檢器材。
  7. 若出現以下症狀時,請立即通知所在地政府衛生局或撥打 119 就醫,以 119 護車為原則或指示之防疫計程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如步行、 自行駕/騎車)等方式為輔: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
  8. 請家人準備食物飲水,不要和家人共餐或共用物品。
  9. 請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所有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
  10. 如果您不是密切接觸者,則僅需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10 天,如有疑似症狀,可自行使用家用快篩試劑進行快篩,如快篩結果為陽性,請儘速至鄰近的社區採檢院所進 一步檢測,並請戴好口罩、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另使用過之採檢器 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請攜帶至社區採檢院所,交予院所人員。
  11. 於家中自我隔離期間,如遇生命、身體等之緊急危難(如:火災、地震、或需緊急外出就醫)而出於不得已所為離開隔離房間或住所之適當行為,不予處罰;惟離開時應佩戴口罩,並儘速聯繫所在地方政府或 1922,並依地方政府指示辦理。

密切接觸者的定義為在確診者發病當天,或是確定檢驗陽性當日的往回推前4天,曾經同住、共餐、搭乘交通工具、接觸超過15分鐘的對象,都屬於密切接觸者。包括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同事(以九宮格方式認定)

 

收到隔離通知,被匡列了,該怎麼辦?

如果民眾接到隔離通知,從即刻開始便立即生效。這時要注意如果是在外面的民眾,不可以搭乘大眾交通運輸返家,可以選擇自行開車、騎車或步行返家或前往隔離地點,並且要全程配戴口罩。但若是無法以上述方式返家、前往隔離場所,則可以聯繫衛生局或1922,協助安排防疫計程車或是隔離事宜。

 

隔離時程:居家隔離天數為3+4天(3天隔離+4天自主防疫)》

 

3天隔離注意事項】
●前3天居家隔離期間,須待在家中以11室為原則,不得外出。

●完成接觸者匡列後,安排1次快篩,如為快篩陽性則以PCR確認;隔離期間有症狀及第3(或期滿)進行快篩,陽性者持續隔離,陰性者進行4天自主防疫,第7天快篩陰性解除自主防疫。

4天自主防疫注意事項】
●每天進行快篩,快篩陰性者可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
●外出全程佩戴口罩
●禁止於餐廳內用餐、聚餐、聚會、前往人潮擁擠場所及與不特定對象接觸。
●快篩陽性者,禁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自行開車、騎車、或家人親友載送(雙方全程佩戴口罩)前往社區採檢院所進行PCR採檢,倘若採檢地點較近,亦可步行前往,無須透過衛生單位。或依地方政府衛生局訂定快篩陽性就醫流程辦理。

指揮中心強調,依目前疫情趨勢,Omicron傳播力雖高,但以無症狀或輕症為主,防疫應以減災及中重症照護為重,才可合理分配防疫及醫療量能,讓防疫、生活及經濟平衡發展;也請民眾做好自主應變(主動評估住家環境,回報自身慢性病等重症因子、接觸者資訊等)、自我防護、主動配合防疫工作,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居家隔離無收入,能否申請補助?

 需符合的資格:
1.接獲衛生主管機關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
2.隔離期間未領有薪水
3.未違反隔離規定

沒有年齡限制、沒有限制原本有沒有工作

 照顧者防疫補償 需符合的資格:
1.照顧生活無法自理之受匡列隔離對象
2.受照顧者接獲居家隔離通知書
3.受照顧者未違反隔離規定
4.照顧者需原有工作,為照顧而向公司請假或自營作業無法工作而未領有薪資
受照顧者是學生的話,有年齡限制:
未滿12歲或就讀國小
就讀國中、高中、五專前三年之身心障礙者

符合資格可申請每人 #每日1000

申請期限:受隔離檢疫結束之日起算2年內皆可辦理
申請方式:原則採線上申請,臨櫃/郵寄至地方受理窗口
線上申請防疫補償網址:https://swis.mohw.gov.tw/covidweb/

資料來源衛福部防疫補償金(地方受理窗口):https://covid19.mohw.gov.tw/ch/cp-5188-61209-205.html

 

 

輕症居家隔離保健身體最簡單的方式即是『喝水』經過學者多年研究, 維持身體低氘濃度在 120-130ppm,可預防避免細胞病變風險。固定飲用低氘水可使身體維持穩定的低氘濃度。90年代初,匈牙利分子生物學家Gábor Somlyai,首次報導了降低水中的氘(氫的重同位素)濃度,在不同的腫瘤細胞株都發現了抑制其生長的效果發現減少水中氘含量後顯著地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科學結果清楚地顯示細胞中存在著一種分子調節系統來維持氫離子和氘離子的穩定狀態,從而調節細胞內的基因表現和酵素活性一直都是息息相關。

 

 

 

更多低氘水相關資訊:

http://ddw-cancer.org/

 

【低氘健康網】

健康知識網:http://ddw-cancer.org/

FB粉絲專頁:https://reurl.cc/5RbX7

健康部落格: http://ddwhealth.pixnet.net/blog

Line@ ID@ddwhealth

IGhttps://www.instagram.com/ddwaterhealth/

 

免責聲明:此文章內容源於網路,旨在傳播健康知識,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標籤

低氘健康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高血壓引起腦中風的年齡層越發驟降,41歲藝人納豆今年初也驚傳「出血性腦中風」送醫動手術,消息震驚演藝圈。 而曾患上腦中風的名人不少,包括2020年逝世的金鐘視帝吳朋奉因腦中風驟逝、去年離世的資深男星陳松勇、以及驚傳2度中風的資深男藝人廖峻等,皆因腦中風而緊急送醫搶救,千萬不可輕忽。

急性腦中風常見症狀可用「微笑、舉手、說你好」這3個口訣檢測狀況,只要其中有一個做不到,很可能就是腦中風,就要趕快打119迅速送醫,也千萬不要認為在家休息一下才要去醫院。

文章標籤

低氘健康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1歲資深藝人蔡頭驚傳因肝癌末期已於二個月前往生,事實上,因肝癌被奪命的名人並不少,金庸、吳孟達、安鈞璨、薛岳、劉偉仁、林正英都是因為罹患肝癌逝世。因為肝臟本身沒有神經,是沉默的器官,早期肝癌無明顯的症狀, BC型肝炎、酒精性肝炎、長期服用藥物和黃麴毒素暴露都是肝癌風險因子,務必定時接受健康檢查。肝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B型肝炎、C型肝炎或是酒精造成的肝硬化。其他原因包括黃麴毒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及肝吸蟲。最常見的是肝細胞癌,佔總病例的八成,其次的是膽管癌。其他較少見的有粘液性囊性腫瘤及導管內乳頭狀膽道腫瘤。可以透過血液檢驗及醫學影像來診斷,並透過組織活檢來證實。

文章標籤

低氘健康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的頸部有莫名的硬塊或是淋巴腫大,千萬別大意,這可能是癌症的警訊。人體的淋巴系統具有免疫功能,當身上有淋巴結腫大時,就代表有感染或發炎,當淋巴結偵測到身體外部有病毒來襲時,就會發生腫脹發炎,或是當身體內部細胞發生病變,例如癌細胞,也會讓淋巴結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暗示著哪些可能的癌症?頭頸部最常見的是口腔癌和鼻咽癌,大都出現在頸部中間以上的部位;在頸部左邊鎖骨上有淋巴腫大的話,可能是肺癌、胃癌、肝癌或腸癌。沒抽菸也會得,肺腺癌常見危險因子。

文章標籤

低氘健康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腫瘤的發展,可分成:良性腫瘤、惡性腫瘤良性腫瘤指腫瘤細胞未發生轉移與侵入周遭組織的情形,反之則稱為惡性腫瘤,多數會影響生理功能的腫瘤都是惡性腫瘤。大多數癌症最初都是因為出現症狀,或透過檢查而被發現。但確定的診斷必需要經過病理醫師經切片檢驗確認。大致上癌症的症狀可分為三類:
局部症狀:異常腫塊或腫脹(腫瘤),出血,疼痛和潰瘍。因為腫瘤壓迫周遭組織所引起的症狀,如黃疸。惡性轉移的症狀:淋巴結腫大、咳嗽、咳血、肝腫大、骨頭疼痛、骨骼因腫瘤轉移影響發生骨折以及神經系統的症狀。雖然癌症末期會出現疼痛的現象,但疼痛往往並不是惡性轉移發生的症狀。全身性的症狀:體重減輕、食欲不振、惡病體質、大量出汗(夜間盜汗)、貧血此外也有稱為腫瘤伴隨症候群的症狀,指的是身體因新生惡性腫瘤而在荷爾蒙,神經系統,血液,生化過程等方面出現紊亂的臨床症狀,但與腫瘤的轉移或入侵無直接關係,如血栓或荷爾蒙的變化。

 

癌症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癌症,提早治療癌症能有較好的恢復情形和延長生命。許多不同的篩檢方式已經在實際進行。例如,乳房自我檢查等。由於乳房攝影檢查比乳房自我檢查能更早發現腫瘤存在。大腸直腸癌可透過糞便潛血測試和大腸鏡提早發現。藉由切除潛在惡性息肉的治療,可減少發病率及死亡率。同樣地,子宮頸抹片檢查也能使檢驗者能早期察覺癌前病變區域並加以手術切除,這些篩檢也使得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幅的減少。此外,已有建議男性應在15歲時開始定期自我檢查睪丸以提早發現睪丸癌。五十歲以上的男性通常建議應該定期進行直腸攝護腺觸診和攝護腺抗原血液檢驗,可有效偵測前列腺癌的產生。


防癌守則:日常三餐以新鮮食材為主,以新鮮蔬果作為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加工、醃漬、肥肉、內臟及油炸食物應該少吃。飲料以水為主,對平常飲用水的選擇也是相當重要。氘在人體中的含量已是鈣的6倍多、鎂的10倍、鉀的3倍多、鋅的 90 倍、銅的460倍。氘不會被破壞代謝掉,它們會繼續累積,所以身體裡的氘越多,身體生產能量的能力就越弱,當人體在對抗疾病的時候,氘會大肆破壞身體裡的代謝系統,在身體裡四處遊走,如肝臟、腎臟和甲狀腺,這也就是重水(高氘水)不可飲用會致癌的主要原因。專家學者,經過多年研究,維持身體低氘濃度在 120-130ppm,可預防避免細胞病變風險。體內氘濃度過高會增加細胞代謝的壓力,因此,選擇適當濃度的低氘水並持續飲用,可以讓身體長期保持低氘狀態。另外每週運動至少3次,心跳要達到每分鐘130下,並持續30分鐘。盡量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注重睡眠品質,再加上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更多低氘水相關資訊:
http://ddw-cancer.org/

【低氘健康網】
健康知識網:http://ddw-cancer.org/
FB粉絲專頁:https://reurl.cc/5RbX7
健康部落格: http://ddwhealth.pixnet.net/blog
Line@ ID:@ddwhealth
IG:https://www.instagram.com/ddwaterhealth/

免責聲明:此文章內容源於網路,旨在傳播健康知識,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標籤

低氘健康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